
吕纯山,1974年生,女,外国哲学博士学位,副研究员,硕士生导师。
研究领域
古希腊哲学,西方哲学史,中西比较哲学,世界皇冠信用网
与中国学
教育背景
1993-1997 北京物资学院管理系经济学学士
2002-2005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硕士
2005-2010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博士
2007-2009 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交流学习
工作经历
1997-2002 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研究所
2011-201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(博士后)
2013-2024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,英语学院
2025至今 北京语言大学皇冠信用网
学术成果
专著
1.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——<形而上学>ΖΗΛ卷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6年。
2.《古希腊罗马哲人的智慧》(第一作者)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9年。
译著
1.《古希腊哲学史(第二卷):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学派》,人民出版社,2020年。
2.《古希腊哲学史(第一卷[上]):从最早时期到苏格拉底的时代》(合译),人民出版社,2020年。
3.《智慧,亚里士多德寻求的科学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5年。
论文
1. 《论亚里士多德<形而上学>Z卷第7-8章中的形式概念》,《》(CSSCI来源)2010年第7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全文转载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哲学文摘》2010年4期以“亚里士多德实体的形式:个别性,抑或普遍性?”为题转载。
2.《再论道德实践中目的的确立——对亚里士多德<尼各马可伦理学>目的的一个解释》,《哲学与文化》(A&HCI)536期,2019年。
3.《柏拉圖《泰阿泰德》「夢論」的描述與亞里斯多德的質形複合定義》,《哲学与文化》(A&HCI)582期,2022年。《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》第四辑全文转载,2024年。
4.《<形而上学>中的实体标准及Ζ3在ΖΗ卷中的地位》,《世界哲学》(CSSCI来源)2011年第2期。曹青云主编的《实在、知识与灵魂:古希腊哲学研究文集》收录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0年8月),有修订。
5.《对<论灵魂>Γ5中努斯的再讨论》,《世界哲学》(CSSCI来源)2019年第4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6.《亚里士多德论复合实体的定义——从自然哲学著作出发》,《世界哲学》(CSSCI来源)2021年第2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7.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主题争议与发生学——从陈康<智慧>一书的立场看》,《哲学动态》(CSSCI来源)2024年第7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2024年第12期全文转载。
8.《亚里士多德的类比概念》,《世界哲学》(CSSCI来源)2013年第5期。
9.《普遍的质形复合物》,《世界哲学》(CSSCI来源)2017年第2期。
10.《亚里士多德论质料的持存——兼论ὑποκείμενον的多义性》,《世界哲学》(CSSCI来源)2023年第6期。
11.《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》,《求是学刊》(CSSCI来源)2014年第6期。
12. 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生成论之比较》,《云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6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13. 《<形而上学>Ζ卷与柏拉图哲学——以人对人和灵魂的定位为例》,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4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外国哲学》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14.《亚里士多德<形而上学>Ζ和Η卷中的定义》,《中国学术》(CSSCI来源)总第35辑, 2015年。
15.《浅谈亚里士多德质料概念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改造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33辑,2017年。
16.《亚里士多德论理智德性与求真品质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38辑,2019年12月。
17.《<形而上学>Ζ卷中的种(eidos)概念及其复杂性》,《哲学门》(CSSCI来源)总第26辑,2012年。
18.《<形而上学>对质料实体地位的三次描述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29辑, 2015年。
19.《<形而上学>》Λ1-5中的两个理论突破》,《哲学门》(CSSCI来源)总第34辑,2016年2期。
20.《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反思》,《中国诠释学》(CSSCI来源)第13辑,2016年。
21.《再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》,《哲学门》(CSSCI来源)总第37辑,2018年。
22.《分离之于亚里士多德——对陈康<亚里士多德的分离问题>的反思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41辑,2021年。
23.《亚里士多德六个层次的质料学说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42辑,2021年。
24.《翻译不是传声筒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43辑,2022年。
25.《亚里士多德的“原始质料”概念述评》,《中国学术》(CSSCI来源)总第46辑,2025年。
26.《亚里士多德论συμβεβηκός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45辑,2023年。
27.《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目的论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(CSSCI来源)第9卷第2期(2023年冬季卷)。
28.《亚里士多德论本质——兼论<形而上学>Ζ卷与理念论的纠缠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46辑,2023年。
29.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差异与复合物》,《晋阳学刊》2021年第4期。
30.《柏拉图的定义理论》,《理论与现代化》2022年第4期。
31.《试论亚里士多德认知的三阶段》,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》2022年第5期。
32.《<形而上学>Ζ卷的形式与实体——兼与弗雷德和帕兹克商榷》,《学灯》第一期,2016年。《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》第二辑全文转载,2018年。
33.《主体(ὑποκείμενον)与质料(ὕλη)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3卷第1期(2017年夏季卷)。
34.《论生成复合模式的发展——从<蒂迈欧>到<物理学>》,《哲学中国》第二辑,2022年。
35.《<形而上学>核心卷与发生学》,《哲学家》2021年第2期。
36.《再论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主题——从<形而上学>Κ卷谈起》,《哲学家》2022(1)。
37. 《柏拉图理念与亚里士多德形式之异同》,《从灵魂到城邦的正义之旅:<理想国>名家二十讲》,刘国鹏主编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3年。
38.《古希腊哲学专题导言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6卷第2期(2020年冬季卷)。
39.《<论生灭>Β1, 329a6-b3的接受者与最初质料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6卷第2期(2020年冬季卷)。
书评
1.《朱清华:<回到源初的生存现象>》,《哲学门》(CSSCI来源)2014年第1期。
2.《先刚:<柏拉图的本原学说——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>》,《哲学门》(CSSCI来源)2016年6月。
3.《聂敏里:<存在与实体——亚里士多德<形而上学>Z卷研究(Z1-9)>》,《中国学术》(CSSCI来源)总第37辑,2016年12月。
4.《何为质料——评曹青云<流变与持存——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>》,《外国哲学》(CSSCI来源)第35辑,2018年6月。
5.《柏拉图对话与方法论——评詹文杰的<柏拉图知识论研究>》,《哲学门》(CSSCI来源)总第44辑,2023年。
6.《Review of Nie Minli's Being and Substance: On Aristotle's Metaphysics Ζ1-9》,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,2012年第4期。
7.《策勒<古希腊哲学史>:一部学术经典》,《中华读书报》2021年6月23日。
8. 《纪念余纪元老师——兼评余纪元<亚里士多德<形而上学>中being的结构>》,《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》第三辑,2022年。
9.《任华》,《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》,2014年。
译文
1.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理论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3卷第2期(2017年冬季卷)。
2.《亚里士多德没有“原始质料”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6卷第2期(2020年冬季卷)。
3.《亚里士多德论<物理学>第一卷中的变化本原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6卷第2期(2020年冬季卷)。
4.《亚里士多德关于<论生灭>I.1-4中元素的转化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6卷第2期(2020年冬季卷)。
5.《亚里士多德的质料理论》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第6卷第2期(2020年冬季卷)。
研究项目
1.2015 实体与形式:亚里士多德<形而上学>ΖΗΛ卷研究(15FZX006),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;
2.2014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(14YJC720022)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规划项目;
3.2023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学说辩析(23YJA720009),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;
4.2011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(2011M500468),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;
5.2015 (参与)陈康著作的整理、翻译与研究(15ZDB011)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。
荣誉奖项
1. 2017 入选天津市高校“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”;
2. 2019 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——<形而上学>ΖΗΛ卷研究》获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(专著)奖;
3. 2020 天津外国语大学“2019年度科研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”;
4. 2021 《古希腊哲学史(第二卷):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学派》获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(译著)奖;
5. 2023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3年度优秀科研贡献奖。
开设课程
本科生课程:《哲学导论》《柏拉图哲学》《中西比较哲学》《形势与政策》等。
研究生课程:《哲学经典研读》《古希腊哲学原著选读》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》《西方哲学导论》《西方哲学专题》《哲学前沿问题》《中西文明比较》等。
社会服务/学术兼职
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,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的评审专家,《努斯:希腊罗马哲学研究》编辑与评议委员会成员。